弄语堂:传统复苏 国潮来袭 匠心传艺 未来可期
2019-05-22 16:59
教室里坐满了观众,上百人,灯光打在台上八个小伙子的身上。他们穿着大褂,手里拿着折扇与快板。一段清脆的竹板声后,表演开始了。“弄语堂”是由一群热爱传统相声艺术的大学生组建的,2019年刚刚成立。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说学逗唱之间,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认真倾听。他们把对相声的热爱和思考向我们娓娓道来。弄语堂与相声的故事,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宁学桃园三结义 不学瓦岗一炉香
“因为我们是一群穿梭在传统文化里的人。”弄语堂的发起人赵鑫宇这样介绍他们的团队,“语”是语言的意思,“弄语”就是研究语言,正应相声本真,“我们想通过这种艺术来逗大家开心,寓教于乐”,对喜欢传统文化的他们,相声就像暗夜的繁星,将他们从孤独或低落的状态中解救出来。他们的相识并没有那么复杂,反而出乎意料的简单,奶茶店、军训方队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场合,让他们相识。
八人齐聚首,只为传笑来。他们之中,接触相声的时间长短不一,擅长的基本功也不同。赵鑫宇、王艺博现已拜师成为第八代相声传人,师从相声名家傅润涛。赵鑫宇最擅柳活;王艺博的台风多变,模仿人物惟妙惟肖;侯锦东、韩祥鑫、马先超、于浩洋从小就受相声熏陶;彭振笑,他是烟台著名相声演员彭华之子,擅长快板和山东快书;吕明洋,小时候学习京剧旦角,后来慢慢的接触了相声。这八个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少年,因为相声,相聚在弄语堂。“因为相声,所以坚持,相声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一种精神供养,每当我们感到沮丧时,听一听相声,让我们感到不在孤独。”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他们对相声的热爱。
山阻石拦 大江必定东流去 雪辱霜欺 梅花依旧向阳开
“相声中最难的是找到自己的风格,你必须多听多悟,从中汲取精华,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去。还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必须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这才能对的起身上的这件大褂和观众的掌声。”王艺博说,“没有谁是一夜爆红的,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练才能被这么多人认可。”
侯锦东告诉记者“相声演员的肚就像杂货铺,不能说什么都样样精通,但必须什么都懂。相声表演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都是经过设计的,这样才能把作品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对观众来说,看一台相声是欢声笑语几分钟,而对于演员来讲,演一场相声却需精心排练月余。
弄语堂一路走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资金短缺,是他们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就算这样,他们还是对穿着很讲究,上台表演就穿大褂、布鞋,注重表演的细节,把相声原汁原味的东西展现给观众。缺少演员,也是他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弄语堂现在只有八名相声成员,脚本的创作、道具的准备等都需要他们亲力亲为。“刚开始是觉得日子挺苦的”他们说完把手一挥,“管他呢,只要做我们喜欢的事情,不管多苦多累都是值得的,是满足的。”
“我们在大学里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说到这里,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因为要学业和爱好两边兼顾,他们的时间表常常排的特别紧凑。“上完课就去写本子,写完又要开始上课了。”他们却笑着说出这些话,在他们心里忙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叫忙。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从来都不缺少从头再来的勇气。生活中他们活泼幽默,就如同坐在记者面前的他们一样,一颦一笑皆是谈笑风生,而在创作和“溜活”时十分严谨。一个表情,一个语调,一个劲头,都会反反复复地纠正。就这样,弄语堂在表演中“包袱儿”炸响,还吸了不少粉,现在校园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听相声、爱相声、学相声。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弄语堂陆陆续续整理表演了《黄鹤楼》《学电台》《写对联》《学哑语》《打灯谜》等传统段子和《武松打虎》《猪八戒拱地》《闯红灯》《战石头》等快板书,原创《南方姑娘》《美丽行程》《幸福人生》《大学那些事》等新相声。“继承经典,活在当下。我们要继承传统相声艺术,并要与时俱进,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口味,引发共鸣,在大学校园里传播传统文化。”
赵鑫宇认为,传统文化中有一些糟粕,这些东西会逗笑,但演员要有自己的底线,在合适的场合对合适的人说合适的话,是一个相声演员的基本素养。演出之前他们会对观众的心理状态和知识储备做一定的了解,现场“抓跟”才能做到随机应变,游刃有余。但是传统的文化底子不能丢,在有一定相声知识的积累上再进行适当的改变,这样才能把相声说的更好。
“我们将会不断地提升自己,通过相声的形式向大家传递欢乐。也会继续加强与鲁东大学、南山学院等驻烟高校的合作,学习交流,拧成一股绳,合力推动传统曲艺进校园,让相声文化传播的更远。”王艺博信心满满地说。
这是一次轻松愉悦的采访,我们在夜色中送走了本次故事的主角们,但总觉得短暂的采访难以承载这样一份厚重的热爱。或许,只有“我现在所做的是一件大好事,远远胜过我一向的所作所为。”这句话能恰好表达他们的心境了。所以,当你有幸路过他们的舞台,请别忘记为他们鼓掌。因为,世间所有纯粹的热爱,都不可辜负。
赵鑫宇,中共预备党员,现任中1602-3班班长,曾获烟台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社会实践优秀个人、“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王艺博,现任中1602-2班班长,曾任学院组织宣传部、党群工作部学工助理、文法系学生会秘书长,曾获山东省“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项、山东省暑假社会实践省级奖励、山东省体育晨报学生记者等荣誉;侯锦东,学院武术协会办公室主任兼太极部部长,曾获得优秀武术教师助理,出演建院十五周年大型晚会群口相声《我爱文经》;马先超,现任中1701-1班班长,中1801-1班班主任助理,文法系秘书处副秘书长,山东省体育晨报学生记者,曾获烟台大学校级优秀共青团、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第四届模拟法庭大赛二等奖等荣誉;韩祥鑫,获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素馨”杯朗诵比赛三等奖;吕明洋,现任外1801-1文艺委员,曾获院级和系级优秀辩手等荣誉称号;彭振笑,在新聊斋故事大王选拔赛中获“故事大王”称号。
文字/桑玉霞 刘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