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机械原理课程组在综合楼N308教室举行了“同上一门课”集体备课活动。活动由课程负责人刘安琴主持,课程组成员贾森、周铭华、盖炳燕、王禹、康凯等教师积极参与。此次集体备课活动旨在通过团队合作,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富有针对性的学习体验。
刘安琴老师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简要介绍,并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她指出,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程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教师们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分享教学资源,共同提升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随后的备课讨论中,课程组成员围绕《机械原理》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省级教学比赛三等奖获得者贾森分享了她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思路,并建议通过实际案例和工程问题的引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青年教师盖炳燕,以“齿轮机构及其设计”为例,详细讲述了教学设计及授课思路。课程组成员周铭华、王禹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从课程教案的优化入手,分析如何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大家一致认为,优化教案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兼顾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时间,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员康凯提出了在实验课程环节中如何更好地优化实验设计,提高实验的实用性和教学效果。他建议增加创新性、设计系、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的自主探索和问题解决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活动,课程组成员不仅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与合作,还共同总结出一系列优化《机械原理》课程的策略。大家一致认为,课程的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同时要结合当前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确保课程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负责人刘安琴在总结时指出,集体备课不仅是一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完善过程,更是一次团队合作和教学思想碰撞的宝贵机会。她强调,课程组应持续进行反思与优化,确保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够与学生的成长需求相匹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原理这一核心课程的知识与技能。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为《机械原理》课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课程组成员也表示,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手段,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院的教育改革和教学水平提升。
送稿日期:11月11日 审核人:王晓黎